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俗称多动症,起源于儿童时期。是一种与年龄水平不符的注意缺陷、行为多动、和情绪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。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。
多动症多发于学龄前,患病率约5%,男孩多于女孩。属于慢性病程,约有70%的儿童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,30%-50%持续到成年期。
病因:
1.环境因素:母亲孕期饮酒、抽烟;孕期、围产期或出生早期遭受某种创伤导致的轻微颅脑损伤;铅暴露,饮食或生活环境中的铅污染过多,导致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增加。
2.遗传因素:额叶发育异常,导致中枢控制注意和运动的相关区域功能下降、代谢率降低;脑电图异常率高,脑电图功率谱分析显示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额叶成熟延迟、大脑皮质觉醒不足;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功能低下,5-羟色胺功能亢进。
3.社会心理因素:家庭不和睦;教养方式不当;母亲患有抑郁症或分离障碍;父亲有反社会或物质依赖;家庭经济困难;幼儿期或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;受虐待;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
临床表现:
1.注意力不集中
注意持续时间短暂,玩游戏时显得不专心;专心听课或做作业的时间短暂,作业常常出现遗漏或解释错误;对外界刺激能够做出反应,但无法过滤无关刺激;生活中不注意细节、常常丢三落四、遗失玩具或学习用品;与别人交谈时心不在焉,不能专注于主题。
2.活动过多或情绪冲动
常常不能保持安静,小动作过多;很难从事安静的活动;不分场合的到处奔跑喧闹玩耍;做事仅凭兴趣、缺乏思考;别人说话时总是插话,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抢答;喜欢招惹别人、不顾及后果,因此常与同伴发生摩擦或争斗;不能耐心的排队等候;,要求必须立刻满足,否则就哭闹、发脾气;情绪不稳定,容易过渡兴奋或因受挫而情绪低沉,出现反抗和攻击行为。
3.学业和人际交往困难
由于不能持续集中注意力,直接影响到听课质量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充分理解和吸收,进而导致孩子做作业的速度、质量以及学习成绩无法达到与他智力相符合的水平。